综合资讯
“绿色智慧繁荣可持续” 中英专家共议未来城市

4月29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英国驻华大使馆在杭州共同举办中英未来城市高层研讨对话,政企研学媒代表结合当前前沿科技趋势、城市治理挑战、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加强中英在智慧城市与城市规划等领域合作关系,研判未来城市发展大势,共同携手解决城市问题。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国洪,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上海总领事吴侨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发表讲话,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勤、英国标准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明、阿里巴巴达摩院大脑实验室高级算法专家金仲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Cedo Maksimovic作主旨报告。英国繁荣基金中国区总管邓安还就英国繁荣基金中国未来城市项目进行介绍。

刘国洪在致辞中分享了杭州探索智慧城市的创新实践:“杭州优越的生态本体、深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创新活力,是实现智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先天基因和独特优势。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杭州抢抓历史机遇,基于‘互联网+’优势,于2016年首先提出城市数据大脑概念,按照城市生命体和‘互联网+’现代化治理思维探索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运用到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治理的领域,用数据研判、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治理,通过城市大脑归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数据,感知城市生命体征、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实现交通控制、警务操作、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多系统协同协作。”

“中英在城镇化方面有许多不同,包括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中英双方也面对共同的城市化方面的挑战,特别是未来城市化进程当中的挑战非常相似,比如说怎样组织城市,怎样使城市居民感受到他不仅仅是城市的居民,同时也是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的一份子,从而投入到城市治理当中,给人们提供福祉和提高效率。”吴侨文认为,很多关于城市的想法、技术、执行方案,在英国、中国同样都适用。

结合英国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杨保军表示,英国城市规划起步早、理念先进、经验成熟,在智慧城市管理、数字规划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都值得中国学习借鉴。面向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的作用正在从数字呈现转向智能体验,借助大数据深度挖掘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未来城市将会在规划内容、决策机制、建设标准、编制模式四个模式发生变革。”他强调规划、科技与文化必须进行深度融合。

“城市处在非常快速的发展过程当中,城市面积、城市管辖范围、城市人口规模都在大量增加,包括经济活动、交通量等的增加。”张勤表示,城市高速发展也给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需求带来了新的课题。结合杭州城市案例,张勤认为杭州有着智慧城市的基因,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文明之城。“杭州在发展中注重把历史文化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实现千年古都神韵与现代都市风采的同城辉映”。她认为,智慧城市应该是人们追求美好城市的手段,不仅有科学技术还应有人文因子,要更高效、更动态、更精准响应居民的需求和希望。

张明则认为过去的“高楼竞赛”式的城市化竞争不再适用,“我们一度认为拥有了全世界最高的大楼,拥有超过美国纽约高度的大楼就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城市,但是经过若干年发展,大家已经意识到拥有了高楼并不一定代表这个城市已经智慧,虽然通过很多高楼建设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安全技术的发展,但是实际上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交通、安全等等”。

关于“城市大脑”的技术原理,金仲明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在城市大脑控制下,城市有序运转的构想;利用大数据去挖掘城市运行规律,提前预测和干预使城市运转更加符合人类期待。

“未来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未来城市应该改变原来水平发展的想法,除了解决能源、水资源的问题之外,城市发展还带来很多垃圾废物。在未来城市当中,很多能源、水、食物可以在城市本土进行生产,每个城市会有能源中心、水循环中心、种植中心等等。”Cedo Maksimovic重点讲述了基于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创新城市规划解决方案Blue Green (BG) Solution (蓝绿系统综合性解决方案),为未来城市能够可持续、韧性并且经济高效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方案,并以欧洲多个地区的校园、公园为案例阐述BG蓝绿方案的实际应用。

Cedo Maksimovic介绍道:“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和目前的规划策略是不相匹配的,因此需要有新的机会来改善城市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性、气候韧性以及成本效益,这是我们提到的蓝绿解决方案。其中,蓝绿不仅仅是水体和绿地,还包括种种因素来完善现有的规划问题。”在他看来,“我们不应该仅仅就未来5年、10年进行规划,应该就未来100年、200年进行规划。”

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监理协会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主办: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监理协会 备案编号:蜀ICP备2022006121号-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65号四川大学科研综合楼(世外桃源广场)B座8楼818号
邮编:610041 E-mail:scahyfwb@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