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材与建筑业关系密切。建设高品质、寿命长久的建筑离不开质量优良的墙体材料做支撑。墙材革新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墙材革新工作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以来为建材工业和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新型墙材行业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高端墙材产品严重不足、低端产品大量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小、工艺设备落后、配套能力差、产品档次低四个方面。以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为例。2017年,该县新型墙材的产能达到9亿标砖,而产量只有4.8亿标砖,产能过剩达46%。企业为争夺市场而低价竞争,导致墙材行业经济效益下滑非常明显。因此,在墙材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是认识要到位。要充分认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墙材行业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墙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墙材行业转型升级、扩大高品质墙材供给,提高墙材行业供给结构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引领墙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推进墙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创建墙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行业发展动态、资讯、科研成果等,引导建筑业和消费者科学选用墙材,促进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绿色建材市场建设。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抓重点、抓关键环节,成为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和依法化解墙材行业过剩产能的模范和主力军,要严格按照“放管服”规定,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把新发展理念体现在政策制定、工作安排和任务落实的各个方面,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多措并举,化解过剩产能,确保中高端墙材产品的供应。
四是要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压减结构性过剩产能,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增加有效和绿色供给。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增强供给的灵活性,提升有效供给能力。要根据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的需要,引导企业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竹纤维、木屑等开发生物质绿色建材。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的机遇,重点发展与建筑同寿命的多功能一体化装配式墙材,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建材产品向中高端方向发展。要加速提升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重点加强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注重墙材专用装备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深化信息技术与墙材制造技术融合,提高墙材装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广原料配料电子计量精准控制等系统,提高中高端墙材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量。要做好“加减法”,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品、技术和设备。立足行业技术进步,适时制修订墙材行业污染物排放、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提高墙材行业规范经营要求。对达不到环保、能耗等要求的落后窑炉产能,依法依规关停淘汰。研究建立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建设,健全墙材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五是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应用新型墙材示范工作。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引领作用强的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示范工程。在有条件的乡镇农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绿色农房建造、特色小(城)镇建设、农民住宅防灾减灾节能改造等工程,开展新型墙材应用试点示范,引导在农村自建房中使用节能环保、安全便利的新型墙材。培育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管理优势、文化优势的新型墙材生产示范企业,发挥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市场引领等方面的“领头羊”作用,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墙材产业向生产规模化、管理现代化、装备自动化、产品标准化发展。
六是发挥行业组织作用。行业协会应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及时反映墙材行业最新情况,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更新提供依据。要及时反映企业心声和合理诉求,定期召开行业会议,打造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向企业宣传最新的国家墙材行业相关政策,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要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提高从业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优秀企业家精神,为墙材行业做大做强发挥积极作用。
推进墙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提升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水平,有助于压缩过剩产能、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墙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王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