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要我分”转向“我要分”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综述

2016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上,对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1年多来,垃圾分类工作有哪些进展?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情况。

  由点到面 逐步启动

  对于民生的关注和保障,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工作从未停息过。按照总书记的指示,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了推进节奏。20173月,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将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各地新城新区以及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率先纳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范围,确定北京、天津、上海等46个重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2017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福建厦门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推广厦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验,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公共机构普遍实行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目标。“厦门现场会后,各地工作进度明显加快。”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海英表示。

  今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46个重点城市要在年内形成若干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探索建立宣传发动、收运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建设,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加快配套建设分类运输系统和建设分类处理设施。

  据杨海英介绍,1年多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由点到面逐步启动。一方面,党政军机关等公共机构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另一方面,一些地区率先建设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截至目前,全国46个重点城市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体系建设;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已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国29个省(区、市)已完成省直机关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目标;包括福建、贵州、江西3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在内的21个省(区、市)出台实施方案。

  多管齐下 形成合力

  无论是城市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居民,做好城市的垃圾分类,归根到底要靠全社会的合力。住房城乡建设部从监督、考核、树立示范以及引导群众参与等方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督导重点城市进度,定期召开46个城市调度会和现场会,建立了“月统计、季通报”制度,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今年4~5月,对46个重点城市进行了调研督导,组成8个专家组深入一线,对工作推进顺利的予以鼓励肯定,对工作进度滞后的要求迅速补上,对工作出现偏差的给予及时纠正。针对不同类型公共机构特点,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分类推动党政机关、军队单位、医疗机构和学校等公共机构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今年1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各省直机关进行了评价考核,核查了2637家省直机关的文件资料,现场检查了63个省直机关办公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本是举手之劳,技术含量并不高。为什么普及、推广率不理想呢?杨海英表示:“做好垃圾分类,难就难在让老百姓转变观念,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习惯。”而培养这种习惯,需要很长时间。

  在引导群众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的过程中,一方面,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教育部指导地方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推出了“小手拉大手”活动。目前,厦门市已在全市1124所幼儿园、大中小学校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编写了中学、小学、幼儿园三种版本的《绿海鸥伴我行——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宁波市鄞州区探索打造垃圾分类“学区化”模式,将辖区内42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与所在街道社区结对,掀起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潮。另一方面,会同中宣部等部门组织中央有关媒体进小区、进单位,走街串户,实地查看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与社区群众座谈;参观垃圾转运站、焚烧厂,与企业、专家、政府部门深入交流,将各地群众、政府、企业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广而告之。

  此外,住房城乡建设部还指导地方加快分类处理系统建设,积极指导地方根据实际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其中,对于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先分后混”的难题,指导部分城市积极探索。目前,苏州市已开展了生活垃圾混合收运有奖举报活动,一经查证属实的,给予200元奖励。

  困境难破 还需上下求索

  “在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认识仍需提高、力度还需加大、教育还需深入。”杨海英表示,不少地方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工作还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作为培养一代人的重要抓手来抓,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尚未入脑入心。

  设施还需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四个环节都需要建设配套设施。目前,部分城市对生活垃圾“先分后混”,只在投放环节配套了分类投放的垃圾桶;有些城市加强了配套设施建设,但在处理环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而在加快推动立法方面,目前,国家层面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尚属空白,相关规定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系统性不强且以鼓励、倡导为主,刚性约束力偏弱,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办法总比困难多。杨海英认为:“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是检验住房城乡建设队伍的试金石,我们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面对困境,除了加快设施建设外,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加强对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督导,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今年年底前,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杨海英表示。

  在引导居民参与和培养习惯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继续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继续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等活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使垃圾分类尽人皆知、人人行动。

  此外,还要加快推动立法。成立生活垃圾分类立法推进工作小组,总结地方立法经验,研究解决立法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尽快形成法律草案。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修改工作,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内容。

  推动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久久为功。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矢志不渝,“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人民所盼的更优美环境、更舒适生活。


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监理协会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主办: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监理协会 备案编号:蜀ICP备2022006121号-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65号四川大学科研综合楼(世外桃源广场)B座8楼818号
邮编:610041 E-mail:scahyfwb@foxmail.com